弱视治疗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地位不输猪肉,能起到温补气血的羊汤, [复制链接]

1#

林语菡

责任编辑

晴宝

转眼又到了“冻手冻脚”的冬天,想要抵御严寒,除了套上秋裤君,还可以选择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。一碗羊汤下肚,当脑门上冒着层层热汗,从暖暖的胃一直暖到心尖上,那叫一个酣畅淋漓。

说到我国吃羊的历史,还要从先秦时代讲起。

早在先秦时期,羊肉是一种无比金贵的食物,但凡能吃到羊肉的人,那都是特定的贵族。

到了宋代,羊肉逐渐地统治了中国人的餐桌,历代宋朝皇帝对羊肉的热爱堪称惊人。

宋仁宗晚上肚子饿,最想要吃的食物就是羊肉。他在位那几年,整个皇宫每年能吃掉10万多只羊。

宋神宗熙宁十年,宫廷御厨共消耗了43万4千斤羊肉。

宋朝御膳房里的味道,应该和现在的全羊馆差不多。

如今,不仅羊肉深受青睐,羊汤更是占据了无数人的味蕾。

那么全国人喝羊汤时,都搭配啥主食呢?

羊汤配面食,北方面食完美升级

北方人对羊汤的喜爱是出了名的,他们可以一整天吃羊肉,喝羊汤。北方赫赫有名的羊汤馆不少,但都以自家的羊汤为傲。

01单县羊肉汤——最好喝的羊肉汤之一

在山东,喝羊汤的习惯,已经渗透到了他们的骨髓之中。在山东西南部,流传这样一句话:“三天不喝羊汤,心里就会突发慌。”而山东最著名的羊汤当属单县羊肉汤。

“单县羊肉汤”最早成立于年,足足有上千年的历史。

单县羊肉汤一律选用地下水熬制,纯净的水质和油腻的脂肪完美地融合到一起,味道无比鲜美。不仅被载入著名的中国菜谱,甚至还被冠以“中华第一汤”的名头。

单县羊肉汤在制作上,这三个关键点缺一不可。

首先是熬制,先往锅里加入适量的地下水,水开后依次加入洗净的羊肉、羊杂还有羊骨架。然后用旺火猛烧,让锅里的羊汤始终处于沸腾状态,一直烧煮4个小时。

这样熬出来的骨髓油脂与水相互撞击,才能达到水脂交融的状态。

其次是火候,熬制羊汤时,要根据熬汤的时间和汤的浓稠程度实时调整。火太小,水和油不能完美融合,火太大,又熬不出全部的味道,而且还不能很好地保留营养成分。

最后调制羊汤的佐料也需要一定的技术,在高温烹饪的过程中,需要根据火候的大小依次加入白芷、肉桂、草果、陈皮、杏仁、丁香等18种佐料,火候不同,添加的佐料也不同。

山东人喝羊汤,多数都是配大大的芝麻饼。温水加酵母粉搅拌均匀,放入面粉和成面团,发酵成蜂窝状。拿出面团,扯成一小块,然后用擀面杖擀成圆形。再用刷子往圆饼上刷点清水,撒上白芝麻,烙成微微金黄色,就可以出锅了。

一口原汁原味的麦香,加上芝麻的焦香,像一颗颗烟花一样,在口中绽放。

盛一大碗色似奶白的羊汤,鲜而不膻,香而不腻的味道,让人百喝不厌。再啃几个大大的芝麻饼,暖胃又饱腹。

02羊肉胡卜——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

在山西运城,有一道距今已有多年历史的传统名小吃羊肉胡卜。

羊肉胡卜最最最关键的便是羊汤,而羊汤的鲜美程度又取决于羊肉的选择。

运城人熬制羊汤时一般选择重量在30斤左右的羊前腿肉,这种大小的羊肉质鲜嫩,熬出来的汤味道尤其醇厚。

熬汤时的火候也很讲究,一般先用大火烧开,当水面飘起一层白色的油沫时,捞出羊肉,用温水将表面的浮沫冲洗干净。

再用刀剁成大块,重新放入锅中,加少量冷水,放入姜片、葱,然后一直用小火焖到羊肉熟烂,汤汁清澈浓白。

羊汤熬好,就可以准备“胡卜”啦,把烙熟的白面薄饼切成一丝一丝的长条。

锅内热油,放入葱白,爆香之后放入鲜嫩的羊肉片,倒入浓白的羊汤,当汤汁没过羊肉,再加入盐等调味料。等汤汁烧开,放入饼丝,煮个3分钟左右,撒上些许香菜,一碗羊肉胡卜就做好了。

羊肉胡卜的饼丝看起来似乎很软,但一口咬下去,却劲道十足,饼丝吸收了羊汤的鲜味,羊汤混入了饼丝的麦香。羊肉瘦而不柴,肥而不腻。汤汁入口光滑醇厚,再配上香油、葱花、辣椒等调料。在寒冷的冬日里,没有什么比一口肉,一口汤,更让人感觉幸福的了。

03羊汤烩面——河南人的情怀与乡愁

到了河南,羊汤和“中国十大面条”之一的烩面,又碰撞出了新的火花。

河南羊汤烩面,首重在其汤,羊汤是一碗烩面成败的关键。

羊汤烩面的羊汤只选羊骨和羊肉熬制,洗好的羊骨放入锅中,加清水大火煮开,撇掉浮沫后放入生姜、大葱还有料酒,用中火熬制2个小时候放入调料包,然后继续煮1个多小时,当满屋飘香时,放入羊肉块,改用小火焖煮2个小时。

羊肉软烂后放入盐,再用小火煮20分钟,直到羊肉入味。

将羊肉捞出,羊汤里的浮沫撇干净,一锅真材实料的羊肉汤就做好了。汤白而不清澈,如果说太白反而有点假。

羊肉汤煮好以后就可以开始煮面了。北方人对于做面食,似乎有一种天赋。就那么一团面,到了他们的手里,总能变换出各种花样。

就拿河南烩面来说,不管哪家店,那娴熟的扯面技术,每次看到都忍不住想要录一段视频。

另起一口锅,将足量的清水烧开,然后放入面条,煮到面条快要熟时,再放入各种配菜煮熟。

大碗中放入羊肉,葱花、盐等调料,将煮熟的烩面盛入碗中。再浇一大勺浓白的羊汤,撒上香菜、辣椒油,一碗寄托了河南人的情怀与乡愁的羊肉烩面就做好了。

羊肉酥烂、面条软滑筋道,羊汤暖乎乎的,保准你吃到最后,一滴汤都不剩。

走在北方的街头,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羊汤馆,每家店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和羊汤的搭配。

比如呼和浩特一碗羊杂汤,配上一个锅烙,就算是一顿非常讲究的早餐了。在辽宁,外皮酥脆、肉馅香软细嫩的火烧,和浓白鲜美的羊汤成了绝配。

如果说北方的羊汤填满了他们的一年四季,而南方的羊汤则更注重时节。

羊汤知时节,南方羊汤的正确打开方式

一般来说,“羊肉温热”,往往选择冬季吃羊驱寒。但苏北和皖北地区的人们,更喜欢在三伏天喝羊汤,也就是他们常说的“吃伏羊”。

民间盛传这样一句谚语:伏天食用羊肉汤,不用医生开药方。

04“羊方藏鱼”——传统古典菜

每到热气蒸腾、大汗淋漓的三伏天,徐州的餐桌上,就会出现一道名叫“羊方藏鱼”的传统古典菜。

在古人看来,“鲜”字由鱼和羊组成,那这两者一定是最鲜的食物,若能将这两种食物一同烹饪,岂不是“鲜上加鲜”?因此便有了“羊方藏鱼”。

将一大块羊腩肉切成方形,从侧面开个口子。取鳜鱼肉切成鱼片,放入葱、姜、盐腌制后藏于羊肉内。加高汤炖到肉质软烂后捞出肉,底汤继续熬到浓稠,然后慢慢地淋在羊方上。

羊肉吸收了鱼肉的鲜美,鱼肉也融入了羊肉的浓郁,一碗醇厚深沉的鱼羊“鲜”汤,就这么打开了你的味蕾。

乳白的汤色,浓郁的香气,一口鱼羊“鲜”汤入口,那滋味让人无比上头。就好像是一头扎进了蓬松软和的棉花被里,那股缓缓回弹的力道,让你一整天的筋骨都无比活络。

吃完酥烂的羊肉,鲜嫩的鱼肉,剩下的汤还可以放一把细面,一碗鲜到掉眉毛的羊汤面就做好了。

谁说羊汤只能冬天喝?三伏天吃上这样一碗羊汤细面,瞬间让人有种“以毒攻毒”的畅快感。

05萧县羊汤——食而不厌

安徽萧县的羊汤,吃法更接近北方的羊汤。

萧县羊汤在选材和烹饪技巧上都非常严谨,羊的品种必须选择放养的寒山羊,而且必须是不肥不瘦的母羊。因为这种羊熬成的汤,味道鲜美而醇厚,又没有羊膻味。

将新鲜的羊头、羊骨、还有可以食用的内脏放大锅里一起熬制,待肉质熟透,将干货全部捞出,原汤留下备用。

另起一锅,将葱花、姜末等佐料在锅中爆炒,然后舀一大勺原汤,放入切好的羊肉一并烩烧,当汤汁烧开,盛入碗中,放适量的辣椒油,撒上香菜即可出锅。

暖乎乎的羊汤,配上柔韧筋道的烙馍,咬一口馍,喝几口羊汤,那味道好到能把舌头给化掉。还可以把烙馍掰成碎块,泡到羊肉汤里一块儿吃,可谓天作之合,称得上是绝配了。

06简阳羊汤——“西部第一羊汤”

每到寒冬,简阳这座小城都会被几十公里外驱车赶来的食客们,围得水泄不通。每家羊汤店的门口都排满了吸溜着口水的人们,哪怕排队无数个小时,也要喝一口地地道道的简阳羊肉汤。

简阳羊肉汤必须选取简阳本地散养的大耳羊,取大耳羊的椎骨或腿骨,还有猪大骨。将所有的骨头砸破,露出骨髓,便于出味。

将清洗干净的羊骨和猪骨,放入锅中煮开,捞出来洗净沥水。

再往大锅中加入适量清水,放入焯好水的骨头,放入香料,煎好的鲫鱼。大火烧开,除去浮沫,加入适量的葱姜、花椒、料酒,继续用大火熬2~3小时,直到汤色稠白,再加入适量开水。

然后将羊肉块,羊杂等放入锅中,大火煮一个小时,改小火再煮1~2个小时,将肉捞起来放到一边。

简阳羊汤还有其独特的一步,那就是它要经过爆炒这一环节。

将羊肉、羊杂切成薄片,大火热锅,放羊油、老姜片、大葱段、花椒粒炒至爆香。倒入羊肉、羊杂,撒少许茴香粉,爆炒一分钟,加入熬好的羊汤。烧开后撇掉浮沫,放入盐、白胡椒粉,适量味精,再烧1~2分钟即可出锅。

吃完羊肉,喝过汤后,再次点火,加点白菜、萝卜片等时令蔬菜,拌一碗白米饭,来个清爽的收尾,这一锅羊汤才算彻底“落胃”。

虽然南方的羊汤没有北方的羊汤名气那么大,但南方人对羊汤的热爱一点都不少。比如杭州的掏羊锅,云南的羊汤锅等等,都赚足了无数食客的口水。

在这寒凉的季节里,来一碗鲜香浓郁的羊汤,配上一份劲道的面食,或是一碗软糯的白米饭。当暖意顺着食道慢慢地滑向身体的每一寸肌肤,整个冬天都暖意洋洋。

在你心中,你觉得哪里的羊汤最好喝呢?喝羊汤时,你又爱搭配什么食物呢?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