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http://www.xuexily.com/m/一定要去西安的!西安的美食这么多,不去,岂不是可惜了?
走进西安,就像打开了一本古老又厚重的书,里面有着十三朝古都的辉煌,有着众多精致华美的历史古迹。除此以外,西安的美食文化同样也是不可小觑的篇章。牛羊肉泡馍、凉皮、腊牛肉、肉夹馍、烤全羊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食,今天我们便来略说一二。
热闹非凡的回民街。
西安的美食地标,以回民街最为出名。从鼓楼向北走,马上就能到达这条古老的街区了。青石板路,绿树成荫,它的道路两边都是明清风格的店铺,经营着各色各样的美食、特产、器物等。
回民街的夜晚总是比白天更有风情的。等到华灯初上,浓浓的市井气息便会充满这条人潮拥挤的街道。这里的美食店铺,都是有年头、有口碑的名吃。从远处看去,店里常常是食客满座,热闹非凡,以至于桌椅都摆到大街上去了,也不乏排队等候的食客。
牛羊肉泡馍。
来一份牛羊肉泡馍,是打开西安美食之旅的一道方式。作为西安最有代表性的美食,牛羊肉泡馍起源自唐朝,就诞生在那有些破旧拥挤,人多杂乱又不起眼的古老街市里。
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楼北楼饭庄,是制作牛羊肉泡馍的经典老店,它坐落在回民街北院门,三层楼古色古香的装潢,别有格调。很多喜欢牛羊肉泡馍的食客都会前来这家老店解馋,他们可能来自五湖四海。而在橱窗里的师傅则要马不停蹄地制作美味,以满足食客挑剔的味蕾了。
牛羊肉泡馍味道汤鲜味浓,讲究肉烂、油汪、膜筋道,肥而不腻。厨师在制作时,最开始关键的一环是牛羊肉高汤的精心调制,然后才能开大火,加上一些独特的配料烹煮面饼。待汤锅烧开,加入鲜肉和粉丝,等上一会,一碗香气四溢的牛羊肉泡馍便可出锅了。
牛羊肉泡馍。
牛羊肉泡馍的吃法,有干泡、口汤、水围城三种经典方式。干泡,顾名思义就是不放汤汁。口汤,是放少量的汤,吃完泡馍时碗底还能刚好剩下一口汤。而“水围城”就比较有意思一些,是将泡馍放置在碗的中心,摆盘时要略向上鼓起,然后将牛羊肉盖在上面,沿着沿着碗边的内侧浇上一圈的汤汁,就像古代的护城河一样以水围着城池。
趁着牛羊肉泡馍刚出锅,热乎乎的吃一口,那味道鲜香可口,好吃极了。如果嫌肉味和油味较重,腻味了,餐桌上通常配有一些腌好的糖蒜和辣椒,可以吃一些清口解腻,再继续吃。最后喝上一大口热乎的牛羊肉鲜汤,满嘴都是暖暖的香气,让人回味无穷。
秀色可餐的灌汤包子。
同在北院门,有一家贾三清真灌汤包子馆的包子店同样久负盛名。这家店铺看上去或许并不惹眼,却能始终门庭若市,其中的法宝自然就是明晃晃大写的灌汤包子。
作为多地常见的美食,想必灌汤包子很多人都不会陌生,尤其是在南方。只是口味上,各地不尽相同罢了。但老板贾三最初在研制和售卖灌汤包子时,对于西安古城来说,仍是比较新奇的食物。但是当地的食客在品尝了这美味的包子以后都爱不释口,便一传十,十传百,名声响亮了起来。
他家的热腾腾的灌汤包子只要一上桌,一股香气就会扑鼻而来。小小的汤包放在勺子上,拿筷子戳开一个小口,香浓的汤汁流了出来,一边吹一边吸,又鲜又香。喝完了汤汁再吃包子,嫩滑的肉团和筋道的薄薄面皮在嘴中混合咀嚼,崩裂出来的口感,好吃就是了。一个人,吃下一笼也不是问题。
回民街,是名副其实的移民聚集区。其在唐朝时原属于皇城的范围内,地位显赫尊贵,诸多历史典故也发生于此。后来逐渐演变成商贾聚集之地,大多来自外国的商人和使者,以及对平定安史之乱有功的西域将领随从都被安置于此。在岁月的长河中,他们不断融入汉人生活圈,又始终坚持自己民族独有的宗教文化和饮食习惯,以至于清真风味美食流传至今,成为西安一道亮丽的名片。
腊汁肉夹馍,一口一个爽。
从回民街出来,旁边还有一条不大起眼的竹笆市街,这里的腊汁肉夹馍吃起来白膜香脆,肉香且肥瘦得当、入口软烂,汁水也十分充足,令人印象深刻。
“樊记”是制作腊汁肉夹馍的优秀老字号,店前常常会大排长龙。这样的老店最重视口碑和品质,因此在腊汁肉的选料和制作工艺上容不得一点马虎。制作时用旺火把腊汁汤烧开,将带骨带皮的猪硬肋肉处理好放入卤锅内,使肉全部浸没在腊汁汤里,加入葱姜蒜、料酒、酱油及香料复杂的调料袋等熬制。等汤锅烧开后,转用小火焖煮两小时,再放入冰糖,把肉翻一翻,继续用小火焖约两小时就可以出锅了。
将卤制完后猪肉捞出,拆骨剁碎,放入刚烤制好的白吉馍腹中,分量十足的腊汁肉夹馍就制作完成了,一个就能管饱。再来两口粉丝汤或丸子汤,更是美味十足。
酸辣可口的凉皮。
另一道美食,应该要提到凉皮了。在西安,大大小小的凉皮店遍布街头。可见西安人对凉皮的喜爱。
好的凉皮,柔嫩、筋道、绵软润滑,酸辣可口,看起来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食物。早些时候,一张小桌子,几个小板凳,就可以开起一个凉皮摊了。直到今天,这样接地气的小摊小铺依旧存在。不过凉皮也登上了大雅之堂,成为在各大饭店菜单必不可少的风味小吃。
西安的美食还有许多,分散在各个街道巷陌里。边逛、边看、边吃,才能好好品味这座古老城市的魅力。